人间小暖
汪曾祺小说散文精选——短篇小说,一字一句尽是世间人不可言说的温爱洒脱,悲欢离合
定价:¥32.00
作者:作者:汪曾祺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01
ISBN:9787214242839
| 版 次: |
1 |
页 数: |
240 |
| 字 数: |
156 000 |
印刷时间: |
2020-06-01 |
| 开 本: |
32开 |
纸 张: |
轻型纸 |
| 印 次: |
1 |
装 帧: |
平装-胶订 |
| 正文语种: |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精选集。全书由“故乡记忆,亦真亦幻”“寻常市井,不话寻常”“在云南,在西南联大”“异禀奇
人”“聊斋新义”五部分组成。收录了他以小人物为创作背景的经典名篇。既包含《鸡鸭名家》《故里三陈》等很多耳熟能详的
篇目,每个故事都充满了诗意,也包含重构、提升聊斋故事的“聊斋新义”,具有与众不同的奇异色彩。小说中的人物形形色色
,汇聚成众生相;小说里的故事,渗透出浓烈的传统“中国味儿”,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说,透过汪老的视角,生
活里的每一处细小的平凡,都变得无比灿烂。
内容推荐
本书是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合集,共收录汪曾祺先生流传已久的短篇小说20篇,由“故乡记忆,亦真亦幻”“寻常市井,不
话寻常”“在云南,在西南联大”“异禀奇人”“聊斋新义”五章组成。他的文字,饱含历经坎坷洗礼后涅槃重生的从容与温暖,自有
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心之向暖,岁月静好,或许这一直是汪老字里行间希望传达给我们的生活态度。书中带有配合原文的精
美彩色插图,让你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也可以从视觉上深刻体会汪老先生文字的魅力。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
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师从沈从文,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
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目录
故乡记忆,亦真亦幻
鸡鸭名家2
故里杂记29
受戒47
大淖记事69
寻常市井,不话寻常
岁寒三友92
八千岁112
鉴赏家130
祁茂顺138
要账142
在云南,在西南联大
鸡毛146
日规156
抽象的杠杆定律165
故里三陈170
异秉183
复仇——给一个孩子讲的故事196
聊斋新义
瑞云204
黄英211
蛐蛐215
石清虚221
陆判224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
鸡鸭名家
刚才那两个老人是谁?
父亲在洗刮鸭掌,每个蹼都撑开细细看过,是不是还有一丝泥垢,一片没有刮尽的皮,样子就像是做着一件精巧的手工似的。两副鸭掌,白白净净,一只一只,妥妥停停的一排。四个鸭翅,也白白净净,一只一只,妥妥停停一排。看起来简直绝对想不到那是从一只鸭子身上取下来的,仿佛天生成这么一种好吃东西,就这样生的就可以吃了,入口且一定爽糯鲜甜无比,漂亮极了,可爱极了。我忍不住伸手用指头去捏捏弄弄,觉得非常舒服。鸭翅尤其是血色和匀丰满而肉感。就是那个叫我拿着简直无法下手的鸭肫,父亲也把它处理得极美,他握在手里,掂了一掂,“真不小,足有六两重!”用他那把角柄小刀从栗紫色当中闪着钢蓝色的那儿一个微微凹处轻轻一划,一翻,蓝黄色鱼子状的东西绽出来了。“你说脏,脏什么!一点都不!”是不脏,他弄得叫我觉得不脏,我甚至没有觉得臭味。洗涮了几次,往鸭掌鸭翅之间一放,样子名贵极了,一个什么珍奇的果品似的。我看他做这一切,用他的洁白的、熨贴的,然而男性的、有精力、果断、可靠的手做这一切,看得很感动。王羲之论钟张书,“张精熟过人”,又曰“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得尽其妙者,事事皆然”。“精熟”,“有意”,说得真好。我追随他的每一动作,以心,以目,正如小时,看他作画。父亲一路来直称赞鸡鸭店那个伙计,说他拗折鸭掌鸭翅,准确极了,轻轻一来,毫不费事,毫不牵皮带肉,再三赞叹他得着了“诀窍”,所好者技,进乎道矣,相信父亲自己落到鸡鸭店做伙计,也一定能做到如此地步的!
这个地方鸡鸭多,鸡鸭店多,教门馆子多,一定有不少回回。回回多,当有来历,是一颇有兴趣问题,我们家乡信回教的极少,数得出来的,鸡鸭店则全城似只一家。小小一间铺面,干净而寂寞,经过时总为一种深刻印象所袭,一种说不出来的东西与别人家截然不同。铺子在我舅舅家附近,出一个深巷高坡,上了大街,拐角上第一家就是。主人相貌奇古,一个非常的大鼻子,真大!鼻子上一个洞,一个洞,通红通红,十分鲜艳,一个酒糟鼻子。我从那一个鼻子上认得了什么叫酒糟鼻子。没有人告诉过我,我无师自通,一看见那个鼻子就知道了:“酒糟鼻子!”日后我在别处看见了类似而远比不上的鼻子,我就想到那个店主人。刚才在鸡鸭店我又想到那个鼻子!从来没有去买过鸡鸭,不知那个鼻子有没有那样的手段?现在那个人,那爿店,那条斜阳古柳的巷子不知如何了。……
一串螃蟹在门后叽哩咕噜吐着泡沫。
打气炉子呼呼地响。这个机械文明在这个小院落里也发出一种古代的声音,仿佛是《天工开物》甚至《考工记》上的玩意了。
一声鸡啼。一个金彩烂丽的大公鸡,一只很好的鸡,在小天井里徘徊顾盼,高傲冷清,架上两盆菊花,一盆晓色,一盆懒梳妆。—大概多数人一定欣赏懒梳妆名目,但那不免过于雕琢着意,太贴附事实,远不比晓色之得其神理,不落形象,妙手偶得,可遇不可求。看过又画过这种花的就可以晓得,再没有比这更难捉摸的颜色了,差一点就完全不是那回事!天晓得颜色是什么样子呢,可是一看到这种花、清新醒活的劲儿,你就觉得一点不错,这正是“晓色”!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两个字。
我们刚回来一会儿,买了鸭翅、鸭掌、鸭舌、鸭肫,八只蟹、青菜两棵、葱一小把、姜一块回来,我来看父亲,父亲整天请我吃,来了几天,吃了几天。昨天晚上隔了一层板壁,他睡在外面房间,我睡在里头,躺在床上商议明天不出去吃了,在家里自己做。不要多,菜只要两个,一个蟹,蒸一蒸,不费事—喝酒;一个舌掌汤,放两个菜头烩一烩—吃饭。我父亲实在很会过日子,一个人在外头,一高兴就自己做饭,很会自得其乐!—那几只蟹买得好,在路上已经有两个人问过,好大蟹,什么地方买的,多少钱一斤,很赞许的样子,一个老先生,一个女人,全都自然极了,亲切极了,可是我们一点也不认识,真有意思!大都市里恐怕很少这种情形了。
那两个老人是谁呢,父亲跟他们招呼的,在沙滩上?—
街上回来,行过沙滩。沙滩上有人分鸭子。三个—后来又来了一个,四个,四个汉子站在一个大鸭圈里,在熙熙攘攘的鸭子里,一个一个,提起鸭脖子,看一看,分别丢在四边几个较小鸭圈里。看的什么?—四个人都是短棉袄。有纽子扣得好好的,有的只掖上,下面皆系青布鱼裙,这一带江边湖边,荡口桥头,依水而住,靠水吃水的人,卖鱼的,贩菱藕的,收鸡头芡实,经营芦柴茭草生意的,类多有这么一条青布裙子。昨天在渡口市滩看见有这种裙子在那儿卖,我说我想买一条,父亲笑笑。我要当真去买,人家不卖,以为我是开玩笑的。真想看一个人走来讨价还价,说好说歹,这一定是很值得一看的。然而过去又过来,那两条裙子竟是原样放着,似乎没有人抖开前前后后看过!这种裙子穿在身上,有什么好处,什么方便,有什么感情洋溢出来呢?这与其说是一种特别装束,不如说是一种特别装束的遗制,其由来盖当相当古远,似乎为了一点纪念的深心!他们才那么爱好这条裙子,和头上那种瓦块毡帽。这么一打扮,就“像”了,所有的身份就都出来了。“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生养于水的,必将在水边死亡,他们从不梦想离开水,到另一处去过另外一种日子,他们简直自成一个族类,有他们不改的风教遗规。看的是鸭头,分别公鸭母鸭?母鸭下蛋,可能价钱卖得贵些?不对!鸭子上了市,多是卖给人吃,养老了下蛋的十只里没有一只。要单别公母,弄两个大圈就行了,把公的赶到一边,剩下不就全是母的了,无须这么麻烦。是公是母,一眼还不就看出来,得要那么捉起来放到眼前认一认么?那几个小圈里分明灰头绿头都有。—沙滩上悠悠,安静极了,然而万籁有声,江流浩浩,飘忽着一种广大深微的呼吁,一种半消沉半积极的神秘意向,极其悄怆感人。东北风。交过小雪了,真的入了冬了,可是江南地暖,虽已至“相逢不出手”时候,身体各处却还觉得舒舒服服,饶有清兴,不很肃杀。天有默阴,空气里潮润润的。新麦,旧柳,抽了卷须的豌豆苗,散过了絮的蒲公英,全都欣然接受这点水气,很久没有下雨。鸭子似乎也很满意这样的天气,显得比平常安静得多。脖子被提起来,并不表示抗议—也由于那几个鸭贩子提得是地方,一提起,就势儿就摔了过去,不致令它们痛苦,甚至那一摔还会叫它们得到筋肉伸张的快感,所以往来走动,煦煦然很自在的样子,一点也看不出悲惨。人多以为鸭子是很会唠叨的动物,其实鸭子也有默处的时候,不过这么一大群鸭子而能如此雍雍雅雅,我还从未见过!它们今天早上大都得到一顿饱餐了罢。—什么地方来了一阵煮大麦芽的气味,香得很,一定有人用长柄大铲子慢慢地搅和着,就要出糖了。—是称称斤量,分开新鸭老鸭?也不对。这些鸭子全差不多大,没有问题,全是今年养的,生日不是四月就是五月初头,上下差也差不了几天。骡马看牙口,鸭子不是骡马。要看,也得叫鸭子张嘴,而鸭子嘴全闭得扁扁的!黄嘴也扁扁的,绿嘴也扁扁的。掰开来看全都是一圈细锯齿,它的板牙在肚子里,囊里那堆石粒子!嘴上看什么呢?—我已经断定他们看的是鸭嘴。看什么呢?哦,鸭嘴上有点东西!有一个一个印子,刻出来的。有的是一道,有的两道,有的一个十字叉叉,那个脸红通通的小伙子,(他棉袄是新的,鞋袜干干净净,他不喝酒,不赌钱,他是个好“儿子”,他有个很疼爱他的母亲。我并不嫉妒你!)尽挑那种嘴上两道的。这是记认。这一群鸭子不是一家养的,主人相熟,一伙运过江来,搅乱了,现在再分开各自出卖。对了,不会错的,这个记认做得实在有道理。
书摘与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