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文诠释现代阅读之美
首页 > 社科综合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史学泰斗吕思勉的划时代力作!一本书读懂五千年中国史。民国以来畅销不衰的国史巨著。写尽上下五千年兴衰演变,开创中国通史写作新纪元

定价:¥38.00
作者:吕思勉 著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7-01
ISBN:978721423249602
版 次:  1 页 数:  240
字 数:  143 000 印刷时间:  2024-08-30
开 本:  32开 纸 张:

 微涂胶

印 次:  3 装 帧:  平装-胶订
正文语种:  
编辑推荐
1.史学泰斗吕思勉的划时代力作!一本书读懂五千年中国史。民国以来畅销不衰的国史巨著。
2.写尽上下五千年兴衰演变,开创中国通史写作新纪元。通古通今通天下,知兴知衰知未来!
3.史学大师写给普通读者的国史入门书。尽显中国历史大势和发展脉络。

内容推荐

原书为《吕著中国通史》,分为上编文化史和下编政治史,本书只取下编政治史部分,旨在按照历史年代的发展顺序,略叙我

们这一民族国家几千年来的盛衰大略,以使读者形成清晰流畅的知识脉络。本书从中国古代的开化,一直讲到了革命途中的中

国,大量叙述了中国历史的演变以及历史重大事件,面面俱到。全文采用夹注形式,穿插在正文中间,利于读者的无障碍阅读,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

字诚之,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史学家。其治学严谨而又讲求贯通,既有宏阔的学术视野,又有切中时代命题的现实关怀。历史学家

严耕望将其与陈寅恪、钱穆、陈垣一起誉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吕思勉先生在通史、断代史和专门史领域均有经典著作传世。其著作主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等通史两部,《先

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

《吕著中国近代史》等断代史五部,以及《先秦学术概论》《经子解题》《中国民族史》《理学纲要》《史学与史籍》等。另外,

其还写有大量历史通俗读物和史学论文。

目录
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 
第二章 中国史的年代 
第三章 古代的开化 
第四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 
第五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第六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 
第七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 
第八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第九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十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 
第十一章 前汉的衰亡 
第十二章 新室的兴亡 
第十三章 后汉的盛衰 
第十四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第十五章 晋初的形势 
第十六章 五胡之乱(上) 
第十七章 五胡之乱(下) 
第十八章 南北朝的始末 
第十九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 
第二十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第二十一章 唐朝的中衰 
第二十二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第二十三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二十四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 
第二十五章 北宋的积弱 
第二十六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 
第二十七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第二十八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 
第二十九章 明朝的盛衰 
第三十章  明清的兴亡 
第三十一章 清代的盛衰 
第三十二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 
第三十三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 
第三十四章 清朝的衰乱 
第三十五章 清朝的覆亡 
第三十六章 革命途中的中国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
中国史的年代

讲历史要知道年代,正和讲地理要知道经纬线一般。有了经纬线,才知道某一地方在地球面上的某一点,和其余的地方距离如何,

关系如何。有了年代,才知道某一件事发生在悠远

年代中的某一时,当时各方面的情形如何,和其前后诸事件的关系如何。不然,就毫无意义了。

正确的年代,源于(一)正确,(二)不断的记载。中国正确而又不断的记载,起于什么时候呢?那就是周朝厉、宣两王间的共和元年。

下距民国纪元二七五二年,公历纪元八四一年,在世界各国中,要算是很早的了。但是比之于人类的历

史,还如小巫之见大巫。世界之有人类,其正确的年代虽不可知,总得在四五十万年左右。历史确实的纪年,只有两千余年,正

像人活了一百岁,只记得一年不到的事情,要做正确的年谱,就很难了。虽然历史无完整的记载,历史学家仍有推求之法。那便

是据断片的记载,涉及天地现象的,用历法推算。中国用这方法的也很多。其中较为通行的,一为《汉书·律历志》所载刘歆之所

推算,一为宋朝邵雍之所推算。刘歆所推算:周朝八百六十七年,殷朝六百二十九年,夏朝四百三十二

年,虞舜在位五十年,唐尧在位七十年。周朝的灭亡,在民国纪元前二一六七年,公历纪元前二五六年,则唐尧的元年,在民国

纪元前四二一五年,公历纪元前二三0五年。据邵雍所推算,则唐尧元年,在民国纪元前四二六八年,公历纪元前二三五七年。

据历法推算,本是极可信据的,但前人的记载,未必尽确,后人的推算,也不能无误,所以也不可尽信。不过这所谓不可信,仅

系不密合,论其大概,还是不误的。《孟子·公孙丑下篇》说:“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尽心

下篇》说:“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乐毅报燕惠王

书,称颂昭王破齐之功,说他“收八百岁之蓄积”。《韩非子·显学篇》说:“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此七百余岁但指周

言。都和刘歆、邵雍所推算,相去不远。古人大略的记忆,十口相传,是不会大错的。然则我国历史上可知而不甚确实的年代,

大约在四千年以上了。

自此以上,连断片的记录,也都没有,则只能据发掘所得,推测其大略,是为先史时期。人类学家把人类所用的工具,分别它进

化的阶段,最早的为旧石器时期,次之为新石器时期,都在有史以前,更次之为青铜器时期,更次之为铁器时期,就在有史以后

了。我国近代发掘所得,据考古学家的推测:周口店的遗迹,约在旧石器前期之末,距今二万五千年至

七万年。甘、青、河南遗迹,早的在新石器时期,在公历纪元前二六OO至三五00年之间;晚的在青铜器时期,在公历纪元前一七

O0至二六〇0年之间。按古代南方铜器的发明,似较北方为早,则实际上,我国开化的年代,或许还在此以前。

中国古书上,有的把古史的年代,说得极远而且极确实

的,虽然不足为凭,然因其由来甚远,亦不可不一发其覆。按《续汉书·律历志》载蔡邕议历法的话,说《元命苞》、《乾凿度》

都以为自开辟至获麟,获麟是《春秋》的末一年,在公元前四八一年。二百七十六万岁。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则说《春秋纬

》称自开辟至获麟,凡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岁,分为十纪。据《汉书·律历志》刘歆的三统历法,以十九

年为一章,四章为一部,二十部为一纪,三纪为一元。

二百七十五万九千二百八十年,乃是六百十三元之数,《汉书·王莽传》说:莽下三万六千岁历,三万六千被乘于九十一,就是三

百二十七万六千年了。这都是乡壁虚造之谈,可谓毫无历史上的根据。

书摘与插画

————重点书推荐————

首页
首页
买车
电话
搜书
搜书
顶部
顶部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作者简介 目录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 书摘与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