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文诠释现代阅读之美
首页 > 社科综合 > 先秦史

先秦史
史学泰斗吕思勉断代史开山之作!从三皇五帝到秦灭六国,一本书读懂中国先秦历史发展脉络。

定价:¥38.00
作者:吕思勉 著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01
ISBN:978721423535001
版 次:  1 页 数:  304
字 数:  220 000 印刷时间:  2024-08-30
开 本:  32开 纸 张:

 微涂胶

印 次:  2 装 帧:  平装-胶订
正文语种:  
编辑推荐
1.史学泰斗吕思勉断代史开山之作!
2.从三皇五帝到秦灭六国,一本书读懂中国先秦历史发展脉络。
3..探寻上古先秦史的基本参考书。融会贯通先秦全貌,追本溯源华夏文明,开拓华夏大地统一的历史大势。

内容推荐

 先秦时代是华夏文明的萌发时代。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端,这一时期既昭示了先祖的生存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揭示中华民族的身世之谜;夏、商、西周江山更迭,春秋五霸争相

上位;战国再出七雄,奇招险策眼花缭乱,明争暗夺目不暇接。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中国又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历史

时期。

  吕思勉先生通过对先秦史籍的深入研究,力图还原夏、商、周三代的治乱兴衰以及三个王朝之后的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斗争,呈

现一个更加真实的先秦时代。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

字诚之,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史学家。其治学严谨而又讲求贯通,既有宏阔的学术视野,又有切中时代命题的现实关怀。历史学家

严耕望将其与陈寅恪、钱穆、陈垣一起誉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吕思勉先生在通史、断代史和专门史领域均有经典著作传世。其著作主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等通史两部,《先

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

《吕著中国近代史》等断代史五部,以及《先秦学术概论》《经子解题》《中国民族史》《理学纲要》《史学与史籍》等。另外

,其还写有大量历史通俗读物和史学论文。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 1
第二章 古史材料 / 4
第三章 民族原始 / 24
第四章 古史年代 / 34
第五章 开辟传说 / 45
第六章 三皇事迹 / 50
               节 纬书三皇之说 / 50
               第二节 巢燧羲农事迹 / 55
   第七章 五帝事迹 / 61
               节 炎黄之争 / 61
               第二节 黄帝之族与共工之争 / 68
               第三节 禹治水 / 73
              第四节 尧舜禅让 / 80
              第五节 尧舜禹与三苗之争 / 90
第八章 夏殷西周事迹 / 98
            节 夏后氏事迹 / 98
            第二节 殷先世事迹 / 107
            第三节 夏殷兴亡 / 112
           第四节 殷代事迹 / 116
           第五节 周先世事迹 / 124
           第六节 殷周兴亡上 / 128
           第七节 殷周兴亡下 / 141
          第八节 西周事迹 / 149
第九章 春秋战国事迹 / 162
            节 东周列国形势 / 162
            第二节 齐晋秦楚之强 / 167
            第三节 五霸事迹上 / 179
           第四节 五霸事迹下 / 192
           第五节 齐顷灵庄晋厉悼楚共灵之争 / 199
          第六节 吴越之强 / 207
          第七节 楚吴越之争 / 214
          第八节 战国形势 / 227
          第九节 楚悼魏惠齐威宣秦献孝之强 / 236
          第十节 齐王之强 / 243
          第十一节 秦灭六国 / 252
第十章 民族疆域 / 264
         节 先秦时诸民族 / 264
         第二节 先秦疆域 / 279
第十一章 结论 / 288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
第一章 总论

历史果何等学问?治之果有何用耶?自浅者言之,则曰:史也者,前车之鉴也。昔人若何而得,则我可从而仿效之;若何而失,则

我可引为鉴戒,斯言似是,而实不然。何则?大化之迁流,转瞬而已非其故,世事岂有真相同者?见为相同,皆察之未精者耳。执

古方以药今病,安往而不贻误?近世西人东来,我之交涉,所以败绩失据者,正坐是也。然则史学果何用耶?

曰:史也者,所以求明乎社会之所以然者也。宇宙间物,莫不有其所由成,社会亦何独不然?中国之社会,何以不同于欧洲?欧洲

之社会,何以不同于日本?习焉不察,则不以为异,苟深思之,则知其原因极为深远,虽极研索之功,犹未易窥其万一也。因又有

因,欲明世事之所由来,固非推之邃初不可。此近世史家,所以记载务求其详,年代务求其远;虽在鸿荒之世,而其视之之亲切,

仍与目前之局等也。

史事既极繁赜,而各时代之事势,又不能无变异,治史者自不能不画为段落。昔日史家,多依朝代为起讫。一姓之兴亡,诚与国势

之盛衰,群治之升降,皆有关系,然二者究非同物,此近世史家,所以不依朝代,而随时势以分期也。分期之法,各家不同,而画

周以前为一期,则殆无二致。是何哉?论者必曰:封建易为郡县,实为史事一大界,斯固然也。然封建郡县之递嬗,其关系何以若

是其大?则能言之者寡矣。盖世运恒自塞而趋于通,而其演进也,地理若为之限。以交通之阻隔,乃将世界文化,分为若干区;区

自有其中心,而传播于其邻近;久之,则各区域之文化,更互相接而终合为一焉。此前世之行事,可以共征;亦今后之局势,可以

豫烛者也。中国地处亚东,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其地东南滨海;西则青海、西藏,号称世界第一高原;北则蒙古、

新疆,实为往古一大内海,山岭重叠,沙碛绵延,实非昔时人力,所能
逾越;东北兴安岭之麓,虽土壤腴沃,而气候苦寒,开拓且非旦夕可

期,更无论逾岭而北矣。职是故,中国今日之封域,实自成为一文化区。抟结此区域内之人民而一之,而诞敷其文化,则中国民族

,在世界上所尽之责任也。此一区域之中,事势亦自分难易。内地之诸省及辽宁,久抟结为一体,吉、黑及蒙、新、海、藏,则不

免时有离合焉。此等皆以大势言之,勿泥。封建废而郡县兴,则我民族抟结内地及辽宁之告成,而其经营吉、黑及蒙、新、海、藏

之发轫也。其为史事一界画,不亦宜乎?

书摘与插画

————重点书推荐————

首页
首页
买车
电话
搜书
搜书
顶部
顶部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作者简介 目录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 书摘与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