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 次: | 1 | 页 数: | 384 | 
| 字 数: | 290 000 | 印刷时间: | 2024-08-30 | 
| 开 本: | 32开 | 纸 张: | 微涂胶  | 
              
| 印 次: | 3 | 装 帧: | 平装-胶订 | 
| 正文语种: | |||
稿,长期以来被各大学作为教材使用。其内容史料丰富、考证翔实,以帝王更替、内宦势力为主线,深度挖掘明朝历史的真相原
委,构建了一套清晰、完整的明史知识体系。
此书写于20 世纪30 年代,其许多史论眼光与今日并不相同,但在今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世或言明太祖曾奉韩林
儿龙凤年号,为其后来所讳言,此不考史实而度以小人之心者也。明祖有国,当元尽紊法度之后,一切准古酌今,扫除更始,
所定制度,遂奠二百数十年之国基。渐废弛则国祚渐衰,至万历之末而纪纲尽坏,国事亦遂不可为。有志之人屡议修复旧制,
而君相已万万无此能力,然犹延数十年而后亡。能稍复其旧制者反是代明之清,除武力别有根柢外,所必与明立
异者,不过章服小节,其余国计民生、官方吏治,不过能师其万历以前之规模,遂又奠二百数十年之国基。清无制作,尽守明
之制作,而国祚亦与明相等(明主中国二百七十六年,清主中国二百六十八年)。故于明一代,当措意其制作;措意明之制作,
即当究心于明祖之开国。
第一节 太祖起事之前提《明史》断代起于洪武元年,而叙明事者不能以洪武纪元为限,当以太祖起事为始。《史》《本纪》如此。陈鹤《明纪》,自
注起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夏燮《明通鉴》起至正十二年,皆与《本纪》相应合。夫言明一代之史,除一支一节之纪述不可胜数
外,自以正史为骨干。而变其体,则有《纪事本末》、有编年之《纪》及《通鉴》。《纪事本末》成于《明史》之前,其取材
不限于《明史》。后来《明史》既成,清代又以敕修名义成《通鉴辑览》之《明鉴》及《纲目三编》。《明纪》及《明通鉴》
乃敢准以下笔。清代之治《明史》终不免有应顾之时忌,此俟随时提清。今欲知史之本义,莫重于为法为戒。人知明之有国,
为明驱除者群雄,不知群雄亦当时之人民耳。何以致人民起而称雄,颠覆旧政府,而使应时而起者得取而代之?此非群雄之所
能自为,乃统治人民之元帝室迫使其民不得不称雄,不得不群雄中造就一最雄者而与天下更始也。叙群雄者,以至正八年起事
之方国珍为始。其实民得称雄,已为较有知识、较有作用之健者,其人已不肯冒昧首祸犯令于清平之世,一皂隶缚之而遂就法,
盖已知纲纪尽弛,行之可以得志而后动也。故推元
末之乱本,不能不溯元室致乱之故。